PVG  ART

MENU | EN

任泰奎:一份这个时代的报告:谁都不梦想成为大人

PVG ART - 798

2018.03.24-2018.5.06

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路4号798中二街D09

+86 10 5978 9282



一份这个时代的报告:谁都不梦想成为大人

 

 

“儿时夏日的晚上,拿天上的一颗颗星星当做棋子玩过跳房子。还有,和朋友聊这聊那,现在想想都不算什么很特别的话题,可是聊着总是笑个不停。去玩野营,激动得睡不着觉,和朋友一起数羊,每天都数到几百头,到了野营的最后一天,我们成为了牧养数千头羊的大庄园主人。每到秋天,跑到朋友家附近的茂密的芦苇田里玩躲猫猫,回到家因为弄脏的衣服挨训挨打,还感觉很开心,止不住笑。冬日下雪天,模仿电影直躺雪地,结果撞破后脑勺。

 

去游乐园玩过山车,第一次知道疾速带来的恐惧。因为电线杆上面贴着鬼片海报,晚上故意绕路回家。趁午休时间翻过学校围墙,带着几分刺激翘课去大公园。读《白雪公主》、《灰姑娘》的故事,梦想过小公主的生活。看《彼得潘》和《阿拉丁》,想象过要是守护天使和神灯陪伴着我该多好。第一次去画材店,下定决心要长大成为艺术家……上了大学才喝上人生第一杯酒,感觉还不错,当时想着一定要定期享受这份甜蜜的味道。有一天傍晚,坐在文科教学楼前面的长椅,被夕阳风光彻底迷住了,那会儿几乎每天都要到那里欣赏晚霞。有一年夏天,迷上了汉江水,也是天天去汉江边呆很长时间。

 

想象过乘坐时间机器往来我的前生和未来,还画过活在那个想象世界中的100年前的我和20年之后的世界。虽然一次也没有严格执行过,但就像国家发布的经济发展计划一样,当时我也很认真地规划自己往后5年、往后10年的计划,我曾经是个梦想未来的人……”


 

最近15年,艺术家任泰奎的艺术创作以《边缘人》系列、《埃瑞璜》(EREHWON)系列为主线,这系列作品散发活泼愉快。但其中的活泼愉快仅是表面上的,观者细心观察任泰奎的作品,立刻可以发现,其实他在创作中隐藏了对当下社会的批判,他选择以此来与当下社会保持一定的距离。笔者认为任泰奎想表达的也许是——支撑着学校、社会、国家的这些规范和制度,其属性决定了边缘人群的产生。无论是哪个社会,其实都有边缘人的存在,然而经历了复杂而快速变化的社会,再者度过了动荡历史的社会,会更加地排斥或忽视其行为、价值观不同于主流群体的边缘群体。而针对这些问题,任泰奎回避了正面的批评,他的画面在暗示:被社会主流定为边缘群体的他们,实际上就是在我们日常中随处可遇的普通人。只不过他们并不追求遵守严格制度的前提之下才能得来的光鲜的职位或社会地位,而他们关注的是富有创意的生活,他们相信能产生趣味和快乐的玩乐或业余生活能提升人生的品质。任泰奎在《埃瑞璜》的画面中,营造了这些普通人(即任泰奎自己身边的人物)聚集在一起的世界。艺术家创作的这个世界实际上完全不存在(No Where),但同时也被设定为我们奔波生活的现实世界(Now Here)。于是,任泰奎的《埃瑞璜》与给他带来创作启发的塞缪尔·巴特勒的小说《埃瑞璜》,最后指出的是各自不同的方向。在巴特勒的《埃瑞璜》中主人公为了追求理想而离开了不合理的世界;任泰奎的《埃瑞璜》中,这些边缘人物都没有离开此时此地。由缤纷而鲜活的色彩和笔触呈现的世界仿佛是幻想的、虚构的,可是细细观察之后会发现,每位画中人物他们的行为都是十分寻常的、普通的,就是那些在不经意间流露出来或已成为习惯的日常行为。

 

这次展览在任泰奎以往系列创作的延长线上。任泰奎《边缘人》、《埃瑞璜》系列中的人物,不知不觉间就面临了现实。依以往创作的内容,我们以为在这次展览中会看到奔向乌托邦的他们或仍徘徊在自己建设的社会之中的他们。最后,艺术家还是打破了这个社会的“想当然”,他决定让这些不关心他人眼光,只专注自己玩乐的埃瑞璜世界的人们步入现实,走进此时此地。在这次展览中,艺术家将一幅大型肖像中的男人作为中心人物展开叙述。

 

来到展厅,我们可以看到位于展厅正中央这张肖像,他的眼中含着泪水,拿一只手蒙着自己的脸,同时在仰视像捣蛋鬼一样的小孩子们。这张肖像也可以理解为这个时代父亲们的肖像,他们曾经也怀着彩虹般精彩的梦想,也拥有着炙热的激情。他含着泪水向画外的我们呐喊。

 

“到底从什么时候开始变样的呢?

随着持续地被学校、公司、社会的规则、规范、制度驯服,曾经那丰富的好奇心、想象力,还有曾经完全可以渗透到内心深处的喜怒哀乐、激情、梦想,不知这些都是怎么消失的。我真的拥有过这些吗?

 

我们,谁都不梦想成为大人!”

 

和任泰奎一样,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上大学的那一代人,如今已四十多岁,刚进入中年期。曾经,他们都充满着闪闪发光的才华,怀着远大的梦想和稍带几分稚气的勇气,真挚追求过公平正义的社会,也为了社会的变化和变革燃烧过激情,当然也有默默度过极为平淡生活的。这也好,那也好,步入社会的那一刻起,他们可能都看到了人性的各种丑陋,也有可能万分无力地逐渐接受不可抗拒的社会规则。任泰奎可能在试图通过这次展览将两种不同的世界及不同的感情在时间的流逝中得到融合,这样的叙述结构让人联想起马塞尔·普鲁斯特的小说《追忆逝水年华》。在《追忆逝水年华》里面,玛德琳蛋糕就起到了融合的作用;那么,在任泰奎个展《谁都不想成为大人》中,近几年一直陪伴艺术家的“埃瑞璜”也许担当着这样的角色。




                                                                                                                    金美怜(侨福当代美术馆企划总监)



*在任泰奎作品中,“埃瑞璜”意味着聚集了普通人的,完全从属于这些普通人的另外一种社会

任泰奎:一份这个时代的报告:谁都不梦想成为大人

PVG ART - 798

2018.03.24-2018.5.06

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路4号798中二街D09

+86 10 5978 9282



一份这个时代的报告:谁都不梦想成为大人

 

 

“儿时夏日的晚上,拿天上的一颗颗星星当做棋子玩过跳房子。还有,和朋友聊这聊那,现在想想都不算什么很特别的话题,可是聊着总是笑个不停。去玩野营,激动得睡不着觉,和朋友一起数羊,每天都数到几百头,到了野营的最后一天,我们成为了牧养数千头羊的大庄园主人。每到秋天,跑到朋友家附近的茂密的芦苇田里玩躲猫猫,回到家因为弄脏的衣服挨训挨打,还感觉很开心,止不住笑。冬日下雪天,模仿电影直躺雪地,结果撞破后脑勺。

 

去游乐园玩过山车,第一次知道疾速带来的恐惧。因为电线杆上面贴着鬼片海报,晚上故意绕路回家。趁午休时间翻过学校围墙,带着几分刺激翘课去大公园。读《白雪公主》、《灰姑娘》的故事,梦想过小公主的生活。看《彼得潘》和《阿拉丁》,想象过要是守护天使和神灯陪伴着我该多好。第一次去画材店,下定决心要长大成为艺术家……上了大学才喝上人生第一杯酒,感觉还不错,当时想着一定要定期享受这份甜蜜的味道。有一天傍晚,坐在文科教学楼前面的长椅,被夕阳风光彻底迷住了,那会儿几乎每天都要到那里欣赏晚霞。有一年夏天,迷上了汉江水,也是天天去汉江边呆很长时间。

 

想象过乘坐时间机器往来我的前生和未来,还画过活在那个想象世界中的100年前的我和20年之后的世界。虽然一次也没有严格执行过,但就像国家发布的经济发展计划一样,当时我也很认真地规划自己往后5年、往后10年的计划,我曾经是个梦想未来的人……”


 

最近15年,艺术家任泰奎的艺术创作以《边缘人》系列、《埃瑞璜》(EREHWON)系列为主线,这系列作品散发活泼愉快。但其中的活泼愉快仅是表面上的,观者细心观察任泰奎的作品,立刻可以发现,其实他在创作中隐藏了对当下社会的批判,他选择以此来与当下社会保持一定的距离。笔者认为任泰奎想表达的也许是——支撑着学校、社会、国家的这些规范和制度,其属性决定了边缘人群的产生。无论是哪个社会,其实都有边缘人的存在,然而经历了复杂而快速变化的社会,再者度过了动荡历史的社会,会更加地排斥或忽视其行为、价值观不同于主流群体的边缘群体。而针对这些问题,任泰奎回避了正面的批评,他的画面在暗示:被社会主流定为边缘群体的他们,实际上就是在我们日常中随处可遇的普通人。只不过他们并不追求遵守严格制度的前提之下才能得来的光鲜的职位或社会地位,而他们关注的是富有创意的生活,他们相信能产生趣味和快乐的玩乐或业余生活能提升人生的品质。任泰奎在《埃瑞璜》的画面中,营造了这些普通人(即任泰奎自己身边的人物)聚集在一起的世界。艺术家创作的这个世界实际上完全不存在(No Where),但同时也被设定为我们奔波生活的现实世界(Now Here)。于是,任泰奎的《埃瑞璜》与给他带来创作启发的塞缪尔·巴特勒的小说《埃瑞璜》,最后指出的是各自不同的方向。在巴特勒的《埃瑞璜》中主人公为了追求理想而离开了不合理的世界;任泰奎的《埃瑞璜》中,这些边缘人物都没有离开此时此地。由缤纷而鲜活的色彩和笔触呈现的世界仿佛是幻想的、虚构的,可是细细观察之后会发现,每位画中人物他们的行为都是十分寻常的、普通的,就是那些在不经意间流露出来或已成为习惯的日常行为。

 

这次展览在任泰奎以往系列创作的延长线上。任泰奎《边缘人》、《埃瑞璜》系列中的人物,不知不觉间就面临了现实。依以往创作的内容,我们以为在这次展览中会看到奔向乌托邦的他们或仍徘徊在自己建设的社会之中的他们。最后,艺术家还是打破了这个社会的“想当然”,他决定让这些不关心他人眼光,只专注自己玩乐的埃瑞璜世界的人们步入现实,走进此时此地。在这次展览中,艺术家将一幅大型肖像中的男人作为中心人物展开叙述。

 

来到展厅,我们可以看到位于展厅正中央这张肖像,他的眼中含着泪水,拿一只手蒙着自己的脸,同时在仰视像捣蛋鬼一样的小孩子们。这张肖像也可以理解为这个时代父亲们的肖像,他们曾经也怀着彩虹般精彩的梦想,也拥有着炙热的激情。他含着泪水向画外的我们呐喊。

 

“到底从什么时候开始变样的呢?

随着持续地被学校、公司、社会的规则、规范、制度驯服,曾经那丰富的好奇心、想象力,还有曾经完全可以渗透到内心深处的喜怒哀乐、激情、梦想,不知这些都是怎么消失的。我真的拥有过这些吗?

 

我们,谁都不梦想成为大人!”

 

和任泰奎一样,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上大学的那一代人,如今已四十多岁,刚进入中年期。曾经,他们都充满着闪闪发光的才华,怀着远大的梦想和稍带几分稚气的勇气,真挚追求过公平正义的社会,也为了社会的变化和变革燃烧过激情,当然也有默默度过极为平淡生活的。这也好,那也好,步入社会的那一刻起,他们可能都看到了人性的各种丑陋,也有可能万分无力地逐渐接受不可抗拒的社会规则。任泰奎可能在试图通过这次展览将两种不同的世界及不同的感情在时间的流逝中得到融合,这样的叙述结构让人联想起马塞尔·普鲁斯特的小说《追忆逝水年华》。在《追忆逝水年华》里面,玛德琳蛋糕就起到了融合的作用;那么,在任泰奎个展《谁都不想成为大人》中,近几年一直陪伴艺术家的“埃瑞璜”也许担当着这样的角色。




                                                                                                                    金美怜(侨福当代美术馆企划总监)



*在任泰奎作品中,“埃瑞璜”意味着聚集了普通人的,完全从属于这些普通人的另外一种社会